收集用户行为数据──埋点,是用户行为分析中非常重要的环节,直接决定数据广度、深度、质量,影响后续所有的环节。就埋点本身来说,技术实现的难度并不高,但是整个埋点的过程可以说十分的复杂繁琐,有非常多细节和流程需要考虑,不同类型客户端如何采集,数据如何统一,哪些信息需要在客户端采集,哪些信息需要在后端采集,如何减少数据上报的延时和漏报,如何对成千上万个埋点进行统一的管理?这一系列文章基于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平台一年的工作经验,会对埋点的全过程进行思考和讨论,涉及对埋点基础知识的介绍,讨论如何从 0 到 1 开始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工作,分享负责项目的埋点方案,介绍埋点管理系统,梳理整个埋点协作流程等方面。上篇文章讨论了将采集规范线上化的埋点管理系统,点击查看。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四篇,关注埋点测试环节,思考如何通过高效的小工具帮助研发测试同学开发埋点,提升工作效率。
参与过埋点开发和推出的学生应该知道,一般来说,开发测试人员不喜欢做埋点的需求。因为埋点是一项体力劳动,非常繁琐。随着产品的迭代,后期埋点越来越多,维护起来非常麻烦。为了改善生产关系,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让研发人员愿意埋点。如何让研发测试学生快乐地埋点?基本思路是简化埋点工作流,提高开发测试效率,降低沟通成本。根据实践经验,有两件事要做。一方面,建立统一标准化的埋点过程,尽可能在线,在用户行为收集(2)和用户行为收集(3)埋点管理系统中详细讨论了这部分内容;另一方面,需要提供一些高效的小工具,帮助开发学生进行埋点测试和验证,使研发测试学生能够花更少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埋点。
在我负责的项目中,埋点测试功能与埋点管理功能相同,也添加到后期迭代中。一开始,我们提供了一种相当原始的方法来测试埋点。大致如下:
针对原试验方法中存在的痛点,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。改进后的试验流程如下:
查询测试设备的二维码
系统按时间顺序显示收到的埋点数据
通过这种埋点测试功能,基本解决了测试研发学生验证埋点的需要。不再需要使用包工具来获取日志ID定位待测试的埋点,只需登录系统输入测试设备ID,可以开始收集报告的测试埋点数据,系统呈现格式化数据,校对比以前方便多了。
Copyright ©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| 粤ICP备2021138463号-3
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
扫码免费用
申请免费使用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