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如何实施场景化营销?

场景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,做活动要注意场景,做O2O也想要场景,比如商店是一个场景,家是一个场景,很多时候我们理解这个场景,事实上,更局限于一个概念,但真正如何使用有点困惑。

刚开始做用户操作的时候,对用户操作的理解是我策划了一个活动,推给现有用户,然后看具体活动转换了多少订单。这是用户操作的1.0。

后来,用户操作被理解为需要建立一套会员系统和积分计划,不同级别的会员配置不同的权益,以便用户能够根据我们设计的增长路线成长。现在想想,这应该是用户操作的2.0。

后来,整个用户操作系统,如生命周期管理、标签肖像系统、自动智能营销系统,可以做一些更精细的操作工作,这是用户操作3.0。

在3.在0时期,我们会更多地考虑用户本身,因为在1.0和2.在0时期,我们思考的重点是从操作本身的角度出发,做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走量,这就是活动思维。

什么样的会员权益等级制度可以促进会员的回购,这就是运营思维。思考用户本身就是一种用户思维,所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我们的用户是什么样的?了解用户将有相应的用户操作策略。

如何深入了解自己的用户特征?

从技术层面来看,我们需要收集用户肖像字段和用户行为标签,以改进用户肖像,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一组用户的特点,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或维护;从营销层面来看,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购买?并分析用户购买的动机和原因。

01 为什么场景营销?

以买蛋糕为例,吃蛋糕至少有四种场景:生日、情人节、婚礼和聚会。

生日场景很常见。在这种情况下,购买用户通常不是自己的生日,而是大多数为孩子、父母、爱人和亲戚订购的蛋糕。因此,我们目前的生日礼遇往往是一种非常失败的营销。例如,生日期间发送蛋糕券的转化率不到3%。

为什么营销不成功?因为当我们让用户获得会员卡时,我们会让用户填写包括生日在内的基本字段信息,但此时,店员经常告诉客户填写生日信息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虽然我们知道客户的具体生日,但蛋糕业务没有更好的转化效果,即用户在运营中忽略了具体场景,营销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。

对于这种场景,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提高用户肖像中蛋糕的转化率?

当然,我们会想到生日管家的策略,让用户在我们家里填写所有的生日信息APP在家人生日那天,他也给他推了一张蛋糕券,但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,因为现在个人信息非常敏感,很少有人愿意向企业披露家人的真实生日信息。

此外,我们还可以有更好的基于商店主动性和大数据运营的策略。当店员介绍顾客获得会员卡时,他会添加一句话。如果你不经常给自己买生日蛋糕,你可以把生日填满你的家人,这样你就可以提前得到我们的蛋糕券。

在大数据方面,我们通过建模,判断用户购买蛋糕的频率,基于频率数据分析用户经常在几个月内购买蛋糕,给用户相应的蛋糕购买时间标签,结合自动智能营销系统,系统判断用户购买蛋糕,提前7天自动优惠券到客户会员账户,短信通知客户检查。

通过这种情况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用户数据操作的价值。

我了解一些企业在做用户画像时候往往依赖画像信息的采集,比如通过奖励鼓励用户去完善自己的基础信息,通过店员去采集用户信息,甚至还有借助配送员去采集家庭信息,包括住的小区是否高端,一家几口,有几个孩子等等。

这些信息能用吗?

我可以告诉你,90%的信息是错误的,因为用户不愿意泄露他们的真实信息,他们会填写一些假生日数据,以避免商家的骚扰。

店员和分销商没有那么高的意识。他们只是想完成总部解释的任务。至于数据的真实性,总部无法验证。用户行为数据躺在我们的数据库中,这是完全真实的交易数据,不能伪造。通过建模分析,我们给用户贴上了一系列具有营销价值的标签,这就是场景 数据的价值!

02 如何实施场景营销?

事实上,当我们谈论什么是场景营销时,我们已经证明了这种必要性,即场景营销使用户操作更加精细和准确。我们不仅要熟悉用户操作的具体场景,还要知道如何操作每个场景的平台?

第二个吃蛋糕的场景是情人节。

一般活动运营的理念是选择情人节蛋糕,选择主题,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,如折扣、购买礼品、第二半价等,然后开始线上线下推广,吸引有需要的客户购买。

从用户操作理念出发,本活动首先要有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的理由和让用户购买的动机,如非常有吸引力的活动强度,当然,这两点仍在活动操作的范围内,最重要的是第三点,我们希望找到符合这一场景的可转换用户。

如果我们有的话,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是触摸成本APP,可以通过APP新闻将活动推给所有用户。

但是你的用户中可能有单一的群体推这个活动会给他们相反的效果,不仅没有转换,卸载率可能会很高。如果没有APP,你只能通过短信通知用户。如果你有500万会员,我相信老板不会因为你的活动而批准你的预算。ROI会很低,甚至会把这个营销变成亏本营销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您需要找出哪些用户会在用户池中响应活动?

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营销响应模型,这个模型我们会筛选出以往做的情人节活动和类似的活动,再筛选出一批样本用户,并通过数据库来跑出这些用户是否参与过这些活动?

有了建模数据,我们可以训练一个模型,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用户的响应性,筛选响应性高的用户,有效提高转化率和ROI。

03 如何实施场景营销?

实施场景营销有三个重要支持:数据支持、分析支持和触发支持。

首先,让我们谈谈数据支持——

在上述两个场景案例中,用户行为数据是不可或缺的。我们通过模型找到了更合适的用户行为标签建立方法,确定了频率、预警值、敏感性等结果,并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操作计划和操作计划。一些固定的操作副本可以在一周的某一天甚至一段时间内固化,形成固定的操作计划。

二是分析支撑——

我们对用户操作进行分析尤为重要。用户分析中有许多固化的分析模型。例如,同期用户群的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。对于同期群分析,最常用的工具是用户保留表,如APP做产品迭代优化,对初始用户(第一次打开应用程序的人)进行一周后,两周后,三周后…同期分析的保留率。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变化前后对特定群体指标的影响。它也是衡量产品迭代、营销和运营推广效果的关键指标。

最后是智能支撑——

用户操作注重自动化和智能营销。我以前联系过一家用户操作方法非常原始的公司,运营商做好活动,然后发送电子邮件给数据部门让数据人员提取用户数据,数据分析哪些用户组,然后发送电子邮件给领导,让领导同意批准技术提取用户手机号码,如用户手机号码,也发送技术电子邮件说需要执行push或者短信。

在这个漫长的环节下,包括领导在内的各个部门都在工作。听起来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饱和,但最终的结果是操作想哭而不流泪。从活动开始到推送活动快,从一周慢到两周慢。在如此漫长的审批时间过程中,一方面很容易错过推送活动的机会,另一方面,用户群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,最终推送的用户群早已与最初想要的用户群不同。

高效的用户操作是:我们直接在管理背景下设置自动智能营销流程,当流程实施时,无需人工干预,系统每天运行预设目标用户组,给用户贴上初始标签,然后推送预设活动或优惠券,自动推送push或短信,一段时间后,系统流程将执行分析节点,并将参与活动的用户贴上效果标签。通过比较初始标签和效果标签下的用户数量,很容易分析用户组的营销效果。

通过两个小案例,我们向解释什么是场景营销,然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。

我给你敲三个问题,你可以畅所欲言:

你的行业是什么?

用户操作时会有哪些场景?

如何操作操作这些场景?

原创作者/公众号:赵文彪/用户操作观察

本网站根据CC0协议授权转发

请联系作者获得商业转载的授权。请注明非商业转载的来源

联系:【操作小事】编辑

Copyright ©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| 粤ICP备2021138463号-3

扫码免费用

源码支持二开

申请免费使用

在线咨询